Podchaser Logo
Home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Kevin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An Education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Kevin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Episodes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Kevin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An Education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人類圖原來可以這樣看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在人類圖中,每個能量中心皆代表不同的行為面向,而該能量中心的定義或開放,則又反映著這些面向的不同呈現。 以直覺中心(即脾中心)為例,大家都應該曾聽說過,是跟直覺、恐懼與安全感有關的,聽起來不禁讓人感覺,定義直覺中心比較天不怕地不怕,開放直覺中心則比較缺乏安全感。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到底該如何解讀這些內容才對呢? 🤔 定義和開放直覺中心,哪個膽子比較大? 🤔 兩者在面對恐懼時有甚麼不一樣的回應? 🤔 這些設計上的差異會為我們生活帶來甚麼實質影響? 🤔 針對
自從半年前建立這頻道時,就一直想錄製廣東話的內容,但卻總覺得時機未到。 適逢我的好朋友 Bonnie 剛好從英國過來,所以就立刻邀請她與我一起,錄製一集關於移民的內容。 過去幾年,不少人香港選擇離開家園,前往不同的地方開展新生活。無論是在考慮是否應該移民,還是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因此,在這一集中,我和 Bonnie 將會跟大家分享,我們所面對到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在人類圖中所學的智慧,去克服這些困難。 這一集送給每一位正在移民
在人類圖的四大類型中,顯示者總是特別充滿神秘感,可能是因為其人口比例相對比較少,也可能是因為他們那封閉且具排斥性的能量場,如果他們不主動分享,有時候真的比較難感受到他們的世界。 🤔 對於自己「封閉且具排斥性的能量場」的親身觀察與感受? 🤔 實驗「告知」時,有沒有遇到甚麼趣事或挑戰? 🤔 我是顯示者,但從不覺得自己有影響力? 🤔 當顯示者最難的甚麼? 🤔 該如何有效跟顯示者相處? 這一集,我們有幸再次邀來「人類圖聊聊吧」的郁文,來跟我們分享她作為顯示者
2017年3月3號,我從香港出發,前往台灣參加我生命中的第一個人類圖課程/工作坊:Mary Ann 的 Immersion。過程中,我被一個接一個簡單卻充滿力量的互動練習所深深震撼到。三天的體驗轉眼就結束,我依依不捨地離開北埔老街,獨個兒直奔陽明山。為了慶祝自己多年來的首次出遊,我特地在溫泉旅館住了一晚。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一切將會對我意義重大。 次日早晨,吃過早餐的我一直坐在旅館的咖啡廳整理筆記,寫著寫著,不知怎的,卻突然寫了一封信給自己。而就在信剛寫完的那一刻,眼淚竟不自覺
人類圖聊聊吧的 WEN,是一名 6/2 情緒權威顯示者。 自2019年初接觸人類圖後,她就一直致力於分享人類圖,透過聊圖和 22 週伴讀,她持續為對了解自己感興趣的人分享看法,為他們帶來力量。她所經營的個人 IG 專頁,直到今天已經有接近3萬名粉絲,在人類圖圈有著不少的影響力。然而,人類圖分享只是她的其中一個面向,她同時還有著多個不同身份:安麗、耳醫學、枯木逢春以及靈性創意發展所等。 能夠找她聊的題材,實在太多太多,無論是顯示者、情緒權威、身體保健還是創業之路,每個都
這次的訪談來賓 Lynn,曾在知名外商賣場好市多 Costco 擔任商品採購,長達8年之久。然而在2016年,她卻毅然決定從這穩定工作中華麗出走,踏上一趟充滿冒險和探索的旅程。 她先後到歐洲遊學,隨後又前往深圳工作,最終更創立了個人品牌「外商採購愛零售 Retail Buyer Talk」。透過這平台,她一方面分享教授行業專業資訊,另一方面又為有通路上架需求的品牌提供諮商支援。 面對職場的種種挑戰,我們有時難免感到身心俱疲,渴望一場華麗出走,無論是進修,到國外打工、遊
在學習與研究人類圖的路上,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查看陌生人的圖,例如同事老闆下屬、不太熟的朋友、想追求的對象、最近新聞熱話人物、歷史名人、剛看完的電影的導演或主角,又或者自己感興趣的明星/運動員,一來是為了加深自己對他們的認識,二來也是為了強化我們對人類圖中不同元素的理解。 但查看這些人的圖的最大問題在於,我們往往無法確定他們的出生時間,哪我們該如何處理這問題呢?有聽過折衷的方法是以正午十二時作基準,但這做法真的合理嗎?這時間差異對設計的影響又有多大呢? 這次我會跟大家分享
這次的訪談來賓 Jacy,是我在去年一場活動中認識的新朋友。當天光在台下聽她分享自己的海外工作經歷與斜槓故事,就聽得我如痴如醉,決定非要邀請她來當來賓不可,結果過了半年,這場合作終於面世了。 人類圖設計中只有一條 28-38 通道的 Jacy,可說是完完全全活出了這通道的天賦。 大學剛畢業,她就二話不說,跑到美國大峽谷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回來工作才一年多,又隻身前往柬埔寨,當起網絡行銷業務。在柬埔寨生活與工作的這一年,遇上過各種文化衝擊與水土不
剛接觸人類圖的朋友,或許會有個刻板印象,就是「只有顯示者可以發起」,其它類型都不行,如果主動提出建議,甚至主動作出行動,那就是主動發起了,就「犯禁」了,就「非自己」了。 顯示者經常被視作「天生的領導者」,世界彷彿必須聽從他們的發施號令才能夠開始運作,而其它類型則必須在旁耐心等待,伺機而動。但這真的是人類圖所強調的世界嗎? 🧐 到底原文是怎麼說的? 🧐 甚麼樣的行為才算發起? 🧐 這說法背後又代表著甚麼意義? 🧐 為甚麼顯示者擁有如此特權,而其它類型就沒有
2024年1月22號晚上9點18分,太陽進入41.1,同時也代表我們踏進了(人類圖定義中的)新一年。 41號閘門所代表的,是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當下雖然看似萬物蕭條,但就像埋藏在土地中的種子一樣,其實蘊藏着強大的潛能。我們在這當下要做的,是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只要多撐一會,蕭條的寒冬終將過去,和煦的春天必定會再度重臨,為大地帶來盎然生機。 常言「新年新氣象」,眼前彷彿有著無限可能,讓我們忍不住躍躍欲試,但41號閘門卻在此提醒我們,縱使對未來有著諸多憧憬與想像,我們必
社會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理所當然」。我們理所當然勤奮上進,理所當然事業有成,理所當然名成利遂,理所當然成家立室,而辛苦了半生,也理所當然該「歸隱田園」,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享享兒女福。但我們就真的非這樣不可嗎? 【愛自己實驗所】的兩位共同創辦人敏特與 Winny 卻似乎不這麼認為。當了十幾年家庭主婦的他們,決定放下優哉的生活,於2022年3月「重新投入職場」,成為「二度就業的中年婦女」(他們喜歡這樣自稱)。 「二度就業」絕非說說而已。他們非常認真地開公司,租工作室,印名片
我們大概每個人都渴望找到一份與自身才華契合的工作,一方面能使工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能讓生活充滿更多的動力與滿足感。 Human Design 人類圖所強調的,正正是協助我們透過重新認識自己的「原廠設定」,了解最適合自己的運作模式,從而發現並活出潛藏的天賦與才華。但這到底該如何看呢?該看通道、閘門、能量中心、類型還是人生角色?圖中的資訊這麼多,哪個才是重點呢? 而這些設計中的抽象概念,該如何轉化成職場中可被運用的職能?在功利主義掛帥、強調成本效益的職場中,人類圖到底是
很多人說,旅行是情侶或朋友間的一場考驗,經過連續數天的近距離徹底相處後,要不感情升溫,要不因為價值觀、生活習慣或喜好的差異而吵架,甚至絕交分手收場。你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Human Design 人類圖與其它身心靈工具都不約而同地提醒我們必須愛自己、做自己,但當在跟他人互動時,又是否真的能夠如此「自我中心」呢?這些到底只是美好的理論?還是真的能夠為我們的生命帶來幸福呢? 這次,我將邀請 Noelle 來跟我一起分享,我們在日本之旅中的看見與經歷,聊聊如何在旅行中不
「壓力管理」絕對是今天社會特別強調的必備軟實力,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我們都被要求必須展現出自己抗壓耐磨的一面,不能淪為那一碰即爛的「草莓族」。我們必須擁有高「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即使面對甚麼逆境難關,都仍能保持沉穩,不自亂陣腳,井然有序地處理好眼前的事情。 對人類圖略有認識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九大能量中心中的根部中心,正正就是對應壓力這面向的設計。如此說來⋯⋯ 🤔 定義根部中心真的抗壓性特別強?甚至喜歡高壓的環境? 🤔
人類圖有一個說法:「六爻人」30歲後會走上屋頂,在此一直待到50歲左右,才終於要從屋頂上下來,再次回到塵世,帶來獨特的見解和智慧,成為大家的人生典範。 🤔 但到底這裡所說的「上屋頂」是甚麼意思呢? 🤔 又為甚麼要上屋頂? 🤔 可以選擇不上嗎? 🤔 過了30歲就沒得上? 🤔 只有六爻人要上嗎?其它人就不用/不會嗎? 🤔 如果身邊有剛進入30歲的六爻人,該如何自處? 這一集,就讓我們一起來為這說法作解說吧! 🔹🔸 本集精彩內容 🔸🔹
能夠把興趣變成職業,當自己的老闆,自由自在甚麼時候想上班就上班,還可以邊旅遊邊玩邊賺錢,應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生吧?但到底這一切是否又真的如我們想像那樣美好呢?我們這次就邀請來 SUP 教練 Rita,跟我們分享一下,接案工作者的真實面貌到底長怎樣?自由業真的「自由」嗎? 在成為全職 SUP 教練之前,Rita 也跟很多人一樣,當過朝九晚五上班族,每天規律工作,但幾年後,她決定作出改變,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SUP 教練。 從那天起,她上班的地點不再是商業大樓,而變成了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是彼此的老師。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傾聽,每個人的每段經歷與每個故事,都必定能夠讓我們看見更大的世界,看見更多的可能。這就是【人類圖故事館】系列的初衷。 作為這系列的第一集,我將邀請到人類圖好友,最近剛出了新書《不辜負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的【職場裡的人類圖】的 Landy,來跟我們來分享一下她的故事。 以人類圖的定義來說,Landy 她是四顆電池「全空」的經典投射者,卻能同時兼顧事業、家庭、個人成長,甚至或能開展出第二曲線,拿到人類圖分析師資格的同時
有接觸過人類圖的人,大概都曾聽過一個說法:「投射者不是來工作的」。 然而,不少曾找我提供職場引導服務的投射者朋友,都不約而同地對這說法表示疑惑。 🙄:「對啊,我也覺得自己不適合工作啊,但可以怎樣?不工作哪有錢?我們就得面對殘酷的現實啊!」 🧐:「我也覺得自己好像不適合工作,但如果我不是來工作,那我來是幹甚麼的呢?該做甚麼才對?」 😱:「我很享受工作耶,那是不是我做錯了?我非自己了嗎?」 那到底,原文中是否真的有這說法呢?為甚麼大家要這樣說
不知道大家會否跟我一樣,飲食喜好與習慣剛好跟另一半很不一樣呢?面對這樣的情況,那你會選擇⋯⋯ 🤔 委屈一下自己? 🤔 說服對方接受? 🤔 婉轉拒絕對方? 🤔 還是另有其它解決方法? Human Design 人類圖與其它身心靈工具都不約而同地提醒我們必須愛自己、做自己,但當在經營兩性關係時,又是否真的能夠如此「自我中心」呢?這些到底只是美好的理論?還是真的能夠為我們的生命帶來幸福呢? 這次,我將邀請到太太 Noelle 來跟我一起聊聊,從「食飯」
每每遇上剛認識人類圖的朋友,看他們手上拿著那張滿佈數字、顏色與形狀,卻根本完全看不懂的圖,通常第一個反應多數是拿來跟身旁的同學或朋友比較,看看到底誰的顏色多一點?誰的圖白一點? 活在這「more is more」的世界中,這也確實無可否非,誰會想自己的人生成就、銀行戶口、感情關係空空如也? 但回歸到人類圖設計上,也真的同樣是「越多越好」嗎? 💡 有顏色與沒顏色的,分別特別甚麼? 💡 如果圖上有很多顏色,有甚麼需要注意? 💡 如果圖上白白的,只有一兩個形狀有
在四大類型中,單單生產者已經佔了總人口的70%。人類圖一再強調生產者必須等待回應,但到底何謂「等待回應」?又為甚麼要等待回應?這樣做能夠為我們帶來甚麼好處?真的非等不可嗎? 而更重要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分秒必爭的職場中,究竟如何可以做到等待回應,甚至能藉此為我們的職涯與工作績效帶來正面幫助呢? 🔹🔸 本集精彩內容 🔸🔹 (03:59) 怎樣看自己需不需要等待回應? (05:35) 生產者的策略竟然不是「等待回應」!? (09:45) 如何區別自己是
4爻人真的喜歡呼朋引伴嗎? ⋯真的很需要跟人一起打團戰? ⋯真的重視關係? ⋯真的有很多朋友? 🔹🔸 本集精彩內容 🔸🔹 (02:13) 怎樣看自己是不是4爻人? (05:32) 4爻的機會主義傾向 (10:42) 不想犯過,但更不想錯過 (17:21) 循序漸進、逐步滲透 (21:46) 出外靠朋友?機會都來自認識的人? (27:53) 4爻如何該善用自己的天生優勢 (32:52) 4爻的設計變化 (37:27) 接受自己設計 (40:37)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