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S5基督徒也要上的社會課【E22都是好人,為什麼要吵架?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S5基督徒也要上的社會課【E22都是好人,為什麼要吵架?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Released Friday, 29th September 2023
Good episode? Give it some love!
S5基督徒也要上的社會課【E22都是好人,為什麼要吵架?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S5基督徒也要上的社會課【E22都是好人,為什麼要吵架?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S5基督徒也要上的社會課【E22都是好人,為什麼要吵架?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S5基督徒也要上的社會課【E22都是好人,為什麼要吵架?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Friday, 29th September 2023
Good episode? Give it some love!
Rate Episode

可能大家都會有類似的經驗,明明就是很好的長輩、家人、朋友,但是一談到某些政治或社會議題,想法偏頗地讓你覺得不可思議!(當然,對方可能也覺得我們偏頗)。 家人朋友的立場不同,有時還可以避開話題不談,但卻發現你生活的世界中可能有一半的人立場跟你相反,而且又無法互相溝通,就有點讓人心累、無奈。沒錯,這個讓人心累的世界,就是充斥著各種對立:自由vs保守、藍vs綠、黃絲vs藍絲、挺同vs反同、挺川vs反川、民主vs共和、親中vs反中……。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是Jonathan Haidt所寫的暢銷書,從道德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為何好人會因政治和宗教而分歧的重要問題。他提了三個重點, 第一,人的道德直覺先於理性。不要以為我們真的都很理性,我們大都是由情感、直覺先行,已經決定了對錯,再用理性去合理化。意思就是,跟意見不同的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如果沒有先去理解對方所重視的價值或感受的話。 第二,他整理出六種主要的道德直覺或基礎: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自由。就像我們的味覺,喜歡甜的人,不能說喜歡鹹或辣的錯;跟我們看法不同的人,不代表腦子有問題,應該是他的道德直覺或重視的價值跟我們不同,大家對於重視的事情的先後次序不同而已。 第三,宗教還是對社會有幫助的,她能夠讓我們自私傾向降低,使人們能夠凝聚在一起。但是當然,當宗教群體只在同溫層中內聚時,也會產生對外部群體的盲點,導致對立和衝突。所以,我們還是要學習謙卑一點,認識到自己的眼中常有樑木,常常是直覺先行,也願意聆聽尊重不同意見的人。 特別謝謝Harry來跟我聊這本書,他對於美國政治文化有比較深的理解,然後自己雖然偏向自由派卻還是能跟保守的弟兄姊妹保持友誼,算是真正把這本書融會貫通了!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