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

A weekly History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

Episodes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

A weekly History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三姑六婆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五四婚姻》是一本讲述了七个新旧交替时期的女性的故事。她们是朱安、许广平、江冬秀、曹珮声、张幼仪、陆小曼和林徽因。这些女性都在生前与某位男性知识名人有过婚姻或浪漫关系。以往的主流叙事中,当人们谈论起这些女性,看到更多的是“他们的XX”,甚少谈及她们作为自己生命主体的体验。而这本考究入微的著作,试图从另一个视角观察“婚姻”这一话语和现象对女性人生的影响。这本书讲述鲜活又复杂的女性故事,当中女性面对的诸多问题,在今日依旧有回响。-聊天的女的-肖鼠晓雨可欣,浦睿文化编辑,策划
本期节目是“不止今天:2023年国际妇女节特别企划”的一部分。你也可以在任意播客应用搜索“不止今天”,收听这个系列节目的其他单集。感谢过去一年时间里为本档节目提供策划、制作、剪辑、运营等各方面支持的女性朋友们,即:为我们选择了极富力量感开场曲的剪辑师邵旻,她经常要把两个半小时的内容缩到1小时。总是在深夜收到发布文件的米粒,她也负责了三姑六婆小红书的运营;设计了好看的节目封面和小红书视觉的Jessi;提供了嘉宾、选题、最新出版信息等各项支持的禾放;为我们的小红书设计文字排
周琳和她的学生在《巴县档案》中发现了秦氏的故事。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小妾”秦氏反复纠缠敲诈着丈夫徐以仁一家,三次罗织罪名,将徐告上公堂。这是她的A面人生。乾隆末年,秦氏因“犯奸之妇”的身份被官媒卖给在四川打拼的外地人徐以仁为妾。在八年中,她至少被卖了两次,至多被卖了五次。这是秦氏的B面人生。那么,秦氏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为何反复控告徐以仁?八年纠缠过后,秦氏收获了什么?而秦氏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清代的卖妻问题、家庭中妻妾的身份以及婚姻与交易的关系。并进而启发我们思索今日关于“彩
今日聊天提纲:我们现在习得的“爱情”概念,是如何在历史中被塑造的?在不同时期,文艺作品中的爱情叙事是什么样子?而到了今天,从“爱情”到“浪漫爱”的演变中,我们的社会环境和爱情观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拒绝浪漫爱?最后回到讨论的原点,爱情是什么?爱情是父权制的建构吗?在未来,“爱情”又将走向何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讨论。在情人节这个“大好日子”,一起闲(解)话(构)浪漫爱。- 主播 - 肖鼠- 嘉宾 -邱田:文学博士,热爱填词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反封建、反压迫的缠足叙事颇为常见。但缠足究竟怎么缠?女性如何参与其中?这样一种痛苦的实践为何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活力?作为中西方女性身体改造的典型,束腰与缠足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似性?在宏观历史之外,我们更想知道关于缠足的细节。在近距离观看缠足的过程中,我们也第一次审视“反缠足”的历史。它在传教士、国族和反封建、反压迫的不同话语裹挟中混乱向前,但本应作为行为主体的女性——她们的身体和痛苦却被忽视,隐私与个人空间也遭到侵犯。而无论是缠足还是反缠足,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
「As a woman I have no country.」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这句话频频闪烁在今日女性的脑海。潜入中国历史,我们很难不想到何殷震——这位20世纪初的安那其女权主义者。在她的同时代,当大部分知识分子通常借用“女性”来讨论“更大的”社会政治问题,比如经济现代化、民族主义、国际关系等,她的安那其女权主义则对任何有助于社会等级制度的国家主义理论持深刻的怀疑立场。但这只是何殷震庞杂且丰富的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她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那个时代出现的最彻底的女权主义理论家”,“她
下属群体会说话吗?美国历史学家贺萧试图用著作《危险的愉悦》来回应这个问题。这本书里,她聚焦上海娼妓业,但她做的尝试,并不是去“复原”娼妓群体的历史,而是重点关注过去一百年关于娼妓的不同叙事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并在此过程中去捕捉这个特殊底层群体社会命运变迁的轨迹。从贺萧的研究出发,我们也试图讨论娼妓的声音是如何被听到的,文艺作品中常见的民国妓女形象表达着一些什么样的意涵,以及对底层群体叙事的反思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这是三姑六婆与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女性系列合作推出的
在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孩们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死去、出家或失踪的未婚夫,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她们会为未婚夫自杀殉死。这也就是当时特有的贞女现象。在儒家传统道德并不要求未婚妻守贞的情况下,知识精英们对贞女的看法也大不相同,有的把她们视为具有“奇节”的楷模,有的则认为她们是违反儒家礼仪的“淫奔者”。那么,是什么样的社会机制鼓励了贞女现象的产生?当女儿选择守贞,会在家庭内部引发何种冲击?这些年轻的女性,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邀请毛立平和杨剑利老师来聊聊
“你爱女208,女208爱你吗?”这是在汪小菲发疯事件中的一种声音。208这个词,来自郑爽的208万日薪,现在已经被用来泛指高收入的明星群体。这个问句中的“208”一词,仿佛在提醒着女性旁观者们,“普通人不要心疼女明星”,“这个女人不值得你共情”。这似乎又回归了近些年来在女性事件讨论中频频出现的一种声音——“阶级问题大于性别问题”。在这期播客里,我们通过北魏和沙特两位公主的死亡展开历史情境的推演,去看看那些比普通女性生活更加优越、阶级地位相对更高的女人,是否能够真空地生活在父权
257年前,乾隆盛世之下,茶妹在重庆失踪了。她来自川西的少数民族,被拐后在重庆江北蛮营卖淫。茶妹并不是孤例,她的背后是一条从云贵、川西出发,经由重庆中转、集散的西南地区人口贩卖产业链。我们并不知道茶妹的结局,她的消失甚至于她一生的悲剧,都只是盛世繁华下毫不起眼的阴影。为什么云贵、川西会成为这条产业链的起点?被贩卖的茶妹们有着怎样的身世?从大清律法到州县,又是怎样应对妇女拐卖?这时期人口买卖的深层逻辑是什么?在2022年的年初,历史研究者周琳从巴县档案中找到茶妹,并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如何记忆19世纪的中国?我们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的经过和意义都颇有认知度,但可能很少有机会从一个普通女性的视角,去体会这种社会大变局前夜带来的冲击。而美国历史学者曼素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她追寻19世纪常州张家三代才女的故事,从女性的视角审视战争、叛乱、外敌入侵、王朝衰亡等大事件阴影笼罩下的中国社会。在曼素恩的笔下,张门才女并不是大历史下无知的承受者,她们和今天的人们一样,有着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命运的焦虑。她们的故事也诠释着,“旧女性”和“新女性”之间并非泾渭分明,1
现在的人知晓王贞仪,大多数来自她在天文学领域的成就。2019年,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把王贞仪列为 “为科学奠定基础的女性”之一。但王贞仪并不是在真空中出现的科学楷模。作为一个生活在清朝的知识女性,她的人生有其独特性,又面临当时女性所共有的一些闺阁内外的纠结和挣扎。本期节目我们回溯王贞仪的一生,期待她的故事能启发更多的当代女性,去突破限制、去追赶自己的好奇心。- 主播 -肖鼠- 相关阅读 -走出闺房,回归家庭:清代闺秀的女性写作与身份执着,苑星,明清研究2017年2月
刘娥是谁?在正史记载里,她是贤明的摄政太后,“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在“狸猫换太子”的话本中,她则是善妒的坏女人,是包青天传奇的一个注脚,下场凄凉。在上半年的热播剧《梦华录》里,她又成了被“二嫁”“失贞”困扰的皇后。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成为了问题——我们并不确切知道章献明肃皇后刘氏的真实姓名,“刘娥”其名来自民间传说。我们试图穿过有限的记载去寻找大众传播符号之外的刘娥。从街头艺人到垂帘听政,她如何参与权力的游戏,从皇权名义上的代理人成为实质的掌权者?二嫁经历对于北宋女子,真的是
这是三姑六婆最新推出的【Our Voice】 专栏。我们将在这里不定期抽取一个历史事件或关键词,聊聊它们和今天女性生活如何产生链接。98年前,作为鲁迅小说《祝福》的主角,祥林嫂登上了《东方杂志》。此后的很长时间里,祥林嫂和孔乙己、闰土一起,组成了我们学生时代的“鲁迅宇宙”。但她的故事远不止这些。祥林嫂和可云之间存在着某种渊源?祥林嫂这一人物,是否也一直影响着我们今天看待古代女人的方式?详情请收听本期节目,一起开启祥林嫂的漫游。- 主持 -肖鼠- 嘉宾 -果甜味,复旦大学
如果秋瑾没有牺牲,历史会怎样对待她?历史无法假设,但唐群英的生命历程提供了某种“参考答案”。唐的一生拥有着许多标签——同盟会早期成员、反清革命的女子北伐队队长和清末民初的女权主义领袖。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她投身女子参政运动的浪潮,却屡遭失败,逐渐退出大众视野。历史有健忘的一面。“唐群英”们在主流历史叙事中鲜被提及,只在小报的夹缝中掉落出“掌掴宋教仁”“晚景凄凉”等只言片语的描述。而这种命运的“定式”不仅仅针对唐群英,更覆盖着辛亥女志士群体。她们曾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下投身革命,最终
1994年,学者高彦颐出版《闺塾师》一书。她希望借此反思五四妇女史观,打破封建社会妇女尽是受害者的刻板印象。在这本书中,作者穿过儒家的社会理想,打捞着江南才女们的日常生活碎片——她们如何阅读、交友和应对浪漫爱,又怎样在男性支配的体系中扩大声望、施展才华并养家糊口。当然,这也在更深层面上引发我们思考:为何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儒家性别体系能够维持有效灵活运作,女性在其中有着何种争执与通融。今天,我们遥望帝制中国的江南才女们,并反观当下,仍在这个社会性别体系中挣扎的自己。本期节目为「
谈允贤有着女医生、官员妻子和儒医世家女儿的多重身份。她在50岁时整理个人医案,著成《女医杂言》流传后世。借由谈允贤的医案,我们看到了明代妇人的疾病和令人唏嘘的日常生活。相较于同时代被遗忘的医婆们,谈允贤无疑是幸运的。她留下的著述在20世纪中叶以后被发现,并借由16年刘诗诗主演的《女医明妃传》走向公众视野。我们从谈允贤的生平出发,来看看古代女医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形象的塑造。并借由《女医明妃传》和此前热议的《梦华录》,聊聊历史中职业女性身份的借用和偶像剧婚恋脚本的冲突。最后,这期节目的
上周我们邀请了《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的日常生活》的作者们,聊了聊基层家庭的妇女过去几十年巨变中的日常生活。在这期节目筹备过程中,三位老师提出了一个想法,希望邀请一位阿姨来亲身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也就是本期特番的内容。在这一期中,我们和50后的H阿姨聊聊她在上海疫情中担任志愿者和楼组长的经历。作为《海上凡花》这本书的受访对象,同时也是日记的写作者之一,她在经历个人生活的变动中,也亲眼见证着过去十几年来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应受访者的要求,我们对H阿姨的声音做了处理。- 主持
《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日常生活》既是一份田野调查的成果,也是一部日常生活记录。学者叶子婷、章羽和刘希前后大约花了三年的时间,聚焦上海某个工人新村的基层妇女生活,使用口述历史、深度访谈以及日记工作坊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这些女性日常生活的资料,同时也和她们建立了情感联结。读者们会看到,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这些基层妇女在家庭内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或困境;另一方面,工人新村所保留的某种社会主义集体传统,它也为贫困妇女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我们请到这本书的作者们,一起聊了聊这本书和它
一段百科式的文字描述不足以展现吴健雄的耀眼成就。吴健雄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核物理学家之一,世人曾送她“中国的居里夫人”“核子研究的女王”等称号,是唯一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华裔科学家。她用实验回答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是否守恒”的问题。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则因提出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期的讲述中,我们既关注吴健雄耀眼成就下的遗憾——和诺贝尔奖的“失之交臂”,也好奇在一百年前,这名江苏太仓的少女,如何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主持 -肖鼠- 嘉
黄柳霜的人生始于唐人街的洗衣店,后来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华人。但这并不是黄柳霜人生的全貌。这位传奇影星一生都挣扎在不同身份和文化带来的撕裂碰撞中。她成长于摩登造梦的洛杉矶,热爱表演艺术,对抗着华人社区“好女不从艺”的传统。但美国排华法案的挤压,好莱坞对华人演员的歧视和偏见,以及东方主义色彩的男性凝视,都使得她才华困于“蝴蝶夫人”和“龙女”的角色类型中,无法得到尽情施展。她追求爱情和家庭,但华裔女性和女明星的双重身份,也让她的感情经历屡屡受挫。在种种排挤中,黄柳霜
王汝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执笔者。她是从传统士人家族走出的新女性,是活跃于报章和社会运动的女大学生。全面抗战爆发后,王汝琪回到上海,担任《战时妇女》主编,服务于女性抗战动员。30年代末,她远走西北,到达延安,进入妇女委员会(即“妇联”的前身)工作,并在1948年成为婚姻法的执笔者。50年代后,王汝琪的人生大起大落,但她仍然选择在痛失所爱后以自身的努力重建和捍卫司法制度。从王汝琪的一生,我们看到一批成长于20世纪初的共产党妇女工作者的缩影。- 主持 -肖鼠
本期节目始于一个疑惑——女理发师们去哪儿了?我们先跟随写作者杨晓琼,探访当今女理发师们在生活和职业上的困境。通过走访和调研,杨晓琼认为,她事先预料到的性别歧视和体力门槛是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因素,但并非是男女性别比例悬殊的首要原因。在她看来,“10106”的高强度工作常态和女性在家庭内承担的角色之间的冲突,可能更接近这个问题的根源。阅读了杨晓琼的文章后,我们也在时间的维度上对女理发师群体产生好奇。上世纪初,女子剪发运动作为近代女性身体改造的一环出现在历史中。到了20年代,一个特别的
过去半年,我们从一系列关于女性和生育的公共事件中获得启发,进而思索我们的身体,思考生育这件事。这个过程中,我们与林巧稚医生的故事相遇了。后人赞颂她为“万婴之母”,且常常提及她一生未婚未育的选择——这种叙事混合了“良母”和“独立女性”两种标签,矛盾而复杂,让我们对她的人生产生好奇。由此,我们获得了这期节目的灵感。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从林巧稚的生平和成长路径入手,聊聊女性医者从业的历史、中国妇产科医学的现代化转型、以及近代以来母亲身份和形象的建构等方面的话题。- 主持 -肖鼠
女子,女士,女性,女人。三姑六婆,大家闺秀,红颜祸水,贤妻良母。这些,都是我们的名字,在历史上的名字。而名字,它仅仅是一个代号吗?我们的身体、思想和行动,从未停歇地参与着历史的进程,我们是天空的另一半。然而翻开主流历史叙事,女人们的身影为何总在边缘地带徘徊?今天的汉语,又该如何讲述中国女性的历史?这档节目就从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不仅在史书里追踪那些留名的人物痕迹,倾听史上那些最强烈的女性之声,同样也会探寻无名者的喃喃低语。这些女人,她们可能是诗人、政治家、医生、科学家,也可能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