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haser Logo
Home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社團法人中華佛乘宗法界弘法協會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A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社團法人中華佛乘宗法界弘法協會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Episodes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社團法人中華佛乘宗法界弘法協會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A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podcast
Good podcast? Give it some love!
Rate Podcast

Episodes of 金剛經關鍵密碼-善性導師講述-

Mark All
Search Episodes...
從須菩提合掌恭敬而白 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開始所展開的《金剛經》,在這裡做了個一以貫之且富有層次的彙總。一以貫之在於修行的目標始終在於成佛,也就是所謂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層次在於由眾生根器的不同。或有發菩提心時就「…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而當下頓悟者;或有「融相入性」從「布施」開始次第漸修者,因此 佛陀從開始善付囑眾生「布施」,到這裡還是善付囑眾生「布施」。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佛陀講《金剛經》的順序是先
《金剛經》講到這裡即將結束,此時卻出現了新名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四相」之外,佛陀在此提出了「四見」。之前佛陀教我們要「離四相」,要離開外在的相,而到了《金剛經》最後,則更進一步教導我們還要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見」講的是內在的東西,指我們的「思想觀念」。我們人生病可以換器官、切除等等。但是思想觀念沒辦法。現在思想觀念科學沒辦法,我判斷以後也沒辦法,你要自己把它去掉才行,其它沒有人幫的上忙,你要把它去掉。去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樣差別的觀念要把它去掉。這要記
佛陀講經,受者眾生,了義、非了義,端看境界而不可說,這也就是在於:「為證方知」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 善性導師本於實證來提示修行者:一合相,簡單來講,不講它多,也不講它少,不會講它的數量,也不會講它的時間、空間。一合相本身就是在體相一如,時空統一的條件下存在。佛陀講經,對於不同根器、因緣的眾生,都有其不同深義。所謂「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因其常有「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故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每當經文來到迷宮一般的「如來說…,即非…,是名…」時, 善性導師更諄諄提
「如來」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而即便沒有修學過佛法的人,也都知道孫悟空是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如來如來,眾人耳熟能詳,但問何謂如來?與修行何干?佛陀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沒有來也沒有去才是如來,佛陀還說,如果你只是見到佛陀的「若坐若臥,若來若去」,則是不了解佛所說義。善性導師以「體」和「相」來為我們解說此段,幫助眾生更加容易了解、掌握佛陀本意,並直述「如來」即是實證無生無滅的境界,而達到那樣的境界,自然能顯現真正的威儀!例如佛經裡經常提及的「放光」,便是佛
在這一品經文的字裡行間中體會到,不只是眾生應行布施善法,連已證果位的菩薩,依然無窮無盡的修持布施善果。故云:「六度萬行,布施第一」。然而,用滿恆河沙等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和進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的境界來比較的話,其層次是有差異的,因為前者不離意識妄相,仍侷限在物質現象中。在此, 善性導師本於實證,在其講述之《金剛經關鍵密碼》中提示:因為進入那個境界以後不受福德之故。為什麼「諸菩薩不受福德故」呢?因為,既然無生無滅,沒有開始、沒有過程、沒有結束,哪裡還有布施不布施的問題。不過,
在不斷耳提面命要「離四相」後,佛陀又提醒說,不但不要用外在的相來看,這樣是不正確、也不可靠的,更重要的是,不可以有「斷滅相」。什麼是斷滅相?有斷滅相會如何?離四相和妄相之外還有斷滅相?真是越聽越迷糊?就讓善性導師為您一一道破這箇中妙義。斷滅相講的是斷滅的思想觀念,若有斷滅相,那就不是真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裡要告訴我們的是思想觀念的重要性!善性導師講《金剛經》,以心法為根本,以實修實證為引導,而之所以花這麼多時間來講解心法,舉了很多例子來講解心法,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
佛之報身有三十二相;「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故云:「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而這個「觀」,是說眾生在意識心的作用下,以夢幻泡影般的現象,來判斷、揣測 佛的內涵與本懷。因此,才有 世尊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這一個偈要經常為他人說,這個偈在《金剛經》裡面非常非常重要,跟前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同等重要,這一句講的最主要是在講我們的修行過程當中,所碰到的任何眼耳鼻舌身意所觸及的所有的相,它全部都是虛妄的。善性導師講
佛陀再度提醒眾生說,佛實際上沒有度眾生!為什麼?別忘了,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金剛經》從頭到尾的叮囑,如果說佛有度眾生,不就著了四相?所以「化無所化」才是聖境。佛法最重要的重點在於實踐力行,不能實踐力行,一切都枉然。自求內證。整個重點實踐力行。而且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情,所講的每一句話都要為自已負責,因為你動的念頭,作一件事情,只有行為,一句話講出來,這都是因,都是緣,這個果你不來負責,誰來替你負責。善性導師乃是真正的「善知識」,不但善於了解眾生意識的活動,更以過來人
用無邊無際的財寶布施,福德很大,但與「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於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的福德相比,則前者的福德小至無法估量。此外,經文中「受持」二字,則點出「讀誦,為他人說」,並非散漫無度而為,卻是在遵循 佛陀教誨,並持之以恆的實踐下進行。在此段經文中,善性導師進一步闡述,福德講的就是物質現象,要進入功德就得跳脫;能跳脫這些物質現象,或有機會進入本心;進入本心以後的德,則又比用再多財寶供養、布施的福德,大太多、太多了。如搭配書本金剛經關鍵密碼,更能契入經義。請洽:
此分開宗明義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善性導師對此不拐彎抹角的直球指出,對「會修行的人」來說,任何法都是平等的,碰到任何人事時地物,或者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間,任何情況下都可能成就。而重點在於——你,準備好了沒?更加精彩之處,乃是 善性導師援引自身真實經歷,沒有飄渺或炫神之處,就是不虛不假的懇切道來,告訴我們「識流」的不同種類、準備的功夫有多要緊,以及一切準備好,以待這「應機」之因緣。相信聽者若能從中得其妙奧,對於修行之路,將有莫大之助。一葉文化電話:02-87127847
修行人依法精進而有所得,然而,凡用得失來衡量者,皆身外之物並非自性,然人人自性本自圓滿,卻因妄想執著而生得失。眾生自性菩提始終具足,既然始終具足,何來得與不得。 佛法不依文字為實相;不離文字為方便,但方便終非究竟,究竟「本來無一物」。金剛經譯本多有,鳩摩羅什高妙,有時傾向禪意;玄奘法師理明,有時傾向敘事。 善性導師則因於實證,在所著 《金剛經關鍵密碼》中,往往能夠破除屏蔽,直解種種令人著急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境界與要義。如搭配書本金剛經關鍵密碼
《金剛經》的道理聽了這許多,佛陀在此提出的兩大重點:「若人言如來有說法,即為謗佛」以及「彼非眾生,非不眾生」,我們是否已能掌握到問題的核心!佛陀到底要「說」什麼?還是「沒說」?「我」聽到什麼?還是「沒有我」在聽?善性導師以「色相」與「實相」兩個層次,來解說這些所謂的矛盾問題,更於此明示了閱讀經典的方法,用對方法、用對心,方能真切領會佛的本懷。經典之珍貴,不在實問實答、句句闡釋得一清二白,更不在勉強「動意識」去理解,無法用意識理解之處,正是留待參悟與實證之境地,待那「捻花微笑」的一
《金剛經》法趣富饒,總在行者以為通曉其義之際,馬上出現繞口令般的:「如來說……即非……是名…….」來打斷修行人的思緒,此刻,讀經時的暢快淋漓,霎時如鯁在喉。這是譯經的錯置;還是流傳的增減?抑或根本是 佛陀另有深意?修行人萬般發心,或生智慧若蒼鷹禽兔;或如枯椿境尋終不可得,遭遇之間始終在隔一線,成敗關鍵,常在緊要之處有無正確點撥。善性導師於實證中,領受宇宙人生之真相,所著《金剛經關鍵密碼》對經中的疑問及似解難解之處,剖析得淋漓盡致,其論說直解佛法要義,每每令聽聞者有「雖處夜深但聞雞鳴
布施、布施、布施,還是布施!這修行的天下第一關,佛陀不厭其煩的說,善性導師更是直接講明白了,布施是修行路上不可逃避的關卡,這關過不了,就無法逐鹿中原!佛陀繼續談福德,這布施、福德的功夫要下足,但最後仍要不住在這「福德」上,因為不著相布施才是真正的福德,而真正的福德,就能得真正的清淨,真正的好意。如搭配書本金剛經關鍵密碼,更能契入經義。請洽:👉一葉文化電話:02-87127847👉Pchome商店街請購。pcstore.com.tw/yi-yeh/M17370314.h
佛陀突如其來說佛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佛陀為什麼突然講起這些?接著佛陀用了複雜繞口的恆河沙之喻,只是為了要說世上有無量的淨土?善性導師以智慧的高度、實證的體悟,不打文字迷糊仗,一劍直指佛陀真正用意!而這些查遍網路也找不到的答案和話外之意,正是《金剛經》的重點所在,更是我們做人處事、修行上不可或缺的關鍵思想和修行法寶。最後,佛陀說過去、現在、未來三心皆不可得,聽來玄妙,也是很多人百思不解之處。善性導師以一貫清晰的法理來解密,讓我們有正確的觀念,從此不再懞懂於世間。
須菩提再次大哉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以各種舉例,反覆講,就是要告訴我們宇宙究竟的「真相」是什麼?什麼是不動意識?如何達到「降伏其心」的境界?這一分反覆辯證,翻來看去不太懂?不要怕!在善性導師智慧解碼下,「真相」呼之欲出,絕對顛覆想像。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可能嗎?什麼又是「無生法忍」?《金剛經》裡常突如其來的斷意識流,善性導師則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中找機會練習斷意識流。《金剛經》講到這裡,有沒有點兒迷失在這些「心的問題」裡?別擔心!善性導師已為我們疏理出整部《金剛經》的理路:一面講道
佛陀繼續強調《金剛經》的殊勝之處。佛陀舉例說,在無量的時間之前,自己曾供養侍奉過非常多佛,但這樣的功德還是不及受持讀誦《金剛經》功德來得大,足見此經之威力。對經典要持恭敬心,除了不能污損、毀謗外,更要緊的是,不能曲解經義。因此不論是自己讀、看他人註釋,甚或為人解說時,經典的三個要義一定要能清楚,有了這三大重點,經典才能真正帶領我們抵達目的地。是哪三大要點呢?現在就趕快來聽善性導師如何醍醐灌頂般的提點我們,明瞭指出讀經的要旨在哪裡,如何方能不依文解義,而能得到真實的佛義。如搭配書
如來為什麼要講《金剛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佛陀是為了真正想修學大乘佛法,以成就菩薩道業的人所說,為真正想要成佛的人所說的。聽到佛陀這麼說,有沒有覺得,此生此時,能夠得聞佛陀口中這有著「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的《金剛經》,還能聆聽 善性導師以實證為本的精闢講說,真是超級無敵大幸運!更重要的,如果我們還能恭敬的受持讀誦、確實的實踐力行,並為他人說,是不是就正在做生生世世裡,最了不起的大事情呢?如搭配書本金剛經關鍵密碼,更能契入經義。請洽:👉一葉文化
聽佛陀講自己的故事!這一分中,佛陀自述過去生中曾被歌利王節節支解的故事,自己五百世前作「忍辱仙人」的景況。在布施之後,佛陀繼續開講「忍辱波羅蜜」。隨著經文的脈絡,善性導師將有條不紊解說信心的不同層次,以及如何生信心;貪瞋癡慢疑如何阻礙我們的路,又如何斬除;布施、持戒、忍辱這些修行方法的關係與次第;即便如「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如此難以言說之境界,善性導師也能以簡單一句話和生活裡的所見,讓聽者一聽了然。佛陀用自己的故事訴說了什麼叫「忍辱」,什麼是「不住相」,跟著佛陀做,你也能成佛。
佛陀正式將此經定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於是須菩提問:「云何奉持?」佛陀還是講財布施、法布施、不著四相,一再以「佛說……是名……即非……」的句子來斷我們的識流,而且總是問:「如來有所說法不?」……佛陀怎麼一直講這些?因為這些不停重複的地方,就是重點。圍繞重點,善性導師將繼續展開、深入,由點到線,擴延到面,由法理、思想觀念,落實到力行。此外,還要告訴我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名之意涵,以及修行最快的方法是什麼。關於超越人生、關於修行、關於解脫,你需要知道的,這裡全部告訴你了。如搭
這一分要講《金剛經》及四句偈有多重要,佛陀說要「供養」此經,而重中之重則是要能「受持讀誦」。供養的真意為何?供養的目的又是什麼?什麼才是「真供養」?受持為何先於讀誦?念經誦讀到底有沒有效?善性導師以法理與實證,次第井然的為我們一一道出箇中之精妙,供養、受持、讀誦,不只是慣見的佛教語,而是修行裡關鍵的動詞,掌握住這些內涵,修行就能有所躍進。經典在哪裡,佛就在哪裡,當我們對經典所說能真正的「受持讀誦」,那麼佛便與我們同在一起。****搭配書本《金剛經關鍵密碼》更能契入經義
佛陀不斷談意識與心的問題,同時也不斷告訴我們解決之鑰——第一步就是布施。提到布施,大家多半認為就是捐錢。佛陀以無量恆河中恆河沙數的七寶喻「財布施」,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為「法布施」,法布施比財布施的福德大很多,因此我們一面財布施,還要一面想辦法法布施。財布施的「眉角」在哪裡,法布施也不是口才辯給就行得通,所以布施的功夫應該怎麼下?善性導師以洞察人心的智慧,一解眾生的迷障與掙扎,以莊重不失幽默的話語循循善誘,不但說理透徹,更以實例引領我們把這一步踏穩踩實。如搭配書本金剛經關鍵密
Rate

Join Podchaser to...

  • Rate podcasts and episodes
  • Follow podcasts and creators
  • Create podcast and episode lists
  • & much more

Unlock more with Podchaser Pro

  • Audience Insights
  • Contact Information
  • Demographics
  • Charts
  • Sponsor History
  • and More!
Pro Features